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是一本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它的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老渔阳里2号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于是,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
1917年初,陈独秀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
1918年1月,《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起实行改版,杂志文章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进行创编,标志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1919年6月,陈独秀到北京城南新世界游乐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遭到北洋政府逮捕,同年9月中旬出狱,继续担任《新青年》月刊主编。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为了摆脱警察的追捕,从北京返回上海,《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移到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等重要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轰动。
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该“声明不谈政治”,立即遭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坚决反对。实际上,从1920年9月1日第八卷第一号起,《新青年》就已经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0年下半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多达130多篇,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等人惨遭拘押,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后被保释。经此,《新青年》一度停顿。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步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恢复出版并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彻底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党内许多同志如毛泽东等都受到过它的影响,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