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习园地
学习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逐梦丝路 构建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
时间:2021-04-14 10:46:18
发布:Admin
来源:互联网

这是一支由8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骨干教师、12名学生组成,吸收国内外19家合作单位59名成员先后参与的考古队。他们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定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20年来,他们用不惧艰辛的稳健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用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寻找历史印记,用尊重包容的品格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他们直面科学研究前沿和难关,填补多项考古研究空白,把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带入国际领先水平,构建了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和研究主导权。

6.5_副本.jpg

丝绸之路的开创者是中国人 但其考古研究却被西方国家把持和主导

今年68岁的王建新对30年前一场学术报告记忆犹新。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来西北大学作关于阿富汗考古的学术报告,作为考古工作者、同时又精通日语的王建新担任翻译。报告过程中,樋口隆康问到:“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满座哑然。樋口隆康接着说:“要知道,中国才是月氏的故乡。”

月氏是曾经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时被匈奴击败西迁中亚。公元前138年,张骞为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第一次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全线贯通。

作为中国的考古学者,却说不清楚一支故乡在中国的游牧民族的历史踪迹;丝绸之路的开创者是中国人,但其考古研究却被欧美及俄罗斯、日本学术界所把持和主导……樋口隆康之问,深深刺痛了王建新。

痛心之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有所建树!”1995年,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里,王建新和同事们一同画下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宏伟的学术蓝图:“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

6.6_副本.jpg

20余年间 沿着张骞的足迹探寻到月氏遗址

做出了充分的学术准备,1999年,一支由西大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茫茫戈壁,这一走就是20余年。国内十年考古,数百次往返于陕西、甘肃、新疆。王建新等人在实践中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论,打破了学术界长久以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论断。2007年,团队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疑似是大月氏的王庭遗址的“东黑沟遗址群”,该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然而这个重大发现到底是不是大月氏遗址?要想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就必须走进中亚,沿着其西迁路线“走出去”,找到西迁中亚的大月氏遗存,做到两相印证。

2009年,王建新成为了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开启了10余年的中亚考古之旅。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了乌兹别克斯坦。在境外考古工作中,考古队逐步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模式。2015年,考古队先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找到了属于康居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月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考古队用中国话语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6.2_副本.jpg

“走出去”12年 中亚考古成果构建了丝绸之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前夕,在乌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访乌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接见了包括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内的中方考古队员。

“走出去”12年,中亚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乌总统米尔季约耶夫也给予了高度赞许,肯定了中乌联合考古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些成果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国际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甚至写入教科书的结论提出挑战,从而获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话语权。

6.1_副本.jpg

今后的考古工作将为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提供科学依据

“对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应有东方视角。”3月3日,王建新说,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而西方国家对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已经进行了上百年,占据了话语权,这一局面至今仍然没被改变,“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要长期做下去,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标签:
为您推荐
最新文章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信息化系统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英文网站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微信公众号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企业邮箱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在线投票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1273

信访举报